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不断创新和改进德育工作

作者:佚名 日期:2009年12月18日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近年来,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学院的办学宗旨。该校高度重视改革和创新德育工作,坚持把“先学做人后学艺”的育人理念贯穿于学院各项工作,培养了良好的校风。

  一、以“八字校训”为引领,凝练精神、提升境界

  在建院之初,该校就结合办学定位和特点,概括提出了“厚德、博艺、创新、和谐”的八字校训,并以此来凝聚全院师生,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经过几年实践,“八字校训”已成为该校师生的自觉行动,并被确定为“大学精神”,不断鼓舞和指导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开展大艺术范围内的多专业综合联训,使学生在学院的自主性项目实践中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既达到了“博艺”的要求,也学会了做人、做事,同时还培养了创新意识和素质。例如,该校2008年和2009年先后两次代表中国组团参加在荷兰、德国和捷克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其参与的各个专业的师生把此项活动作为践行“八字校训”的具体实践过程,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在今年捷克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上,从参加艺术节的54个国家代表团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该校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大艺术范围内的多专业综合联训,不仅深得师生欢迎、成效明显,也得到专家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是借助实训平台,抓住教育契机,师生共同创作主旋律艺术作品,既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扩大了学院影响,有效地提升了学院的软实力。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该校领导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积极推动全院2500名大学生向全市大学生发出了捐助地震灾区中小学的倡议,得到了俞正声书记和殷一璀副书记的高度评价,全院师生共捐款20余万元。同时,该校师生迅速编排演出反映抗震救灾精神的舞蹈《牵动》(获得教育部2008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通过组织师生参与演出、拍摄反映汶川大地震中为抢救遇险群众献身的女教师感人事迹的影片《妈妈回来了》,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

  二、以“五分钟德育教育”为载体,潜移默化、滴水穿石

  该校针对艺术类院校学生特点,坚持每堂课结合当前形势和学校实际,进行五分钟德育教育。经过近五年的坚持和发展,该校“五分钟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学院的品牌,并获得了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该校探索的“五分钟德育教育”,其做法是:每位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围绕专业教学,设计一个德育主题,贴近学生实际,开展五分钟左右的德育教育,做到入情入理、入耳入脑,使学生在教育中思考,在生活中感悟,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内化,增强了学院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并形成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学生在进行和声训练时,教师选择了一个故事,一群蚂蚁去寻找食物,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一个自称是游泳健将的小蚂蚁自负地跳到了河里,却被河水冲的无影无踪。这时,一位蚂蚁长者站出来,指挥大家抱成团,形成一个蚂蚁球滚到河里,结果每一个蚂蚁都顺利地渡过了河。由此,教师告诫同学们在和声训练中要注意团队精神,加强协作,一个人唱得再好,却不一定能让集体获得成功,并由此再引发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应注意团结协作,这也是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必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该校各专业还结合专业特色,在“五分钟德育教育”表现形式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如演艺类专业将富有德育内涵的动作训练引入课堂,使五分钟德育教育不再仅局限于教师一个人,做到师生互动,人人都是教育主体;美术设计类专业则将“八荣八耻”插画等进行课堂讲析,使德育教育具有时代性。

  三、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影响带动、无声润泽

  该校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加强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纳入学院总体的发展战略规划。



香港文联官网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杂技艺术家协会戏曲家协会电视艺术家协会电影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作家协会
张孝勇个人官网书法家协会舞蹈家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曲艺家协会动漫艺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文艺理论家协会楹联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