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官方电影艺术特色

作者:佚名 日期:2009年12月18日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经过一年半的调研,《永恒之火》摄制组选择了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圣火在雅典引燃的当天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同步拍摄。从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圣火取火仪式到8月24日闭幕再到收尾,摄制组拍摄的400多个小时的素材,以精心的艺术构思独家记录了取火仪式及火炬全球传递,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全球运动员的准备和参与,北京城作为"大赛场"的运转,以及赛场内外的揭秘。

    1、内容上突破赛事和赛场的局限

    北京奥运官方电影《永恒之火》不同于历届奥运官方电影仅限于记录赛事和赛场,也不同于格林斯潘板块式讲述运动员故事的做法。在时间上,本片突破对16天赛事的记录,而是从圣火采集仪式开始,从运动员的准备和北京的筹备一直记录到赛事全程。在空间上,本片突破奥运赛场而延展到赛事背后,突破主办城市而延展到全球五大洲,营造出"北京-世界"的概念,契合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对本届奥运会主题口号的诠释和表达,不仅停留在对梦想的实现,更在于对梦想的延续,即代表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梦想将永远传递,圣火不熄。

    2、充分运用纪实手法和电影语言

    常规纪录片因无法摆拍而受"纪实"的局限,大部分纪录片在安排情节时采用的是时空顺序式结构,也就是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情节,采用单线索叙事方式,历届奥运官方电影几乎都采用了这种手法。但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时空顺序式结构以及单线索叙述已经难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所以《永恒之火》借鉴了故事片常见的"时空交错式结构",没有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情节,而且采用多线索交织的平行蒙太奇手法,即在同样的时间里带给观众更多的信息,因此影片内容更立体、更丰富、更扣人心弦。

    面对400多个小时的素材,《永恒之火》主创人员在"后编剧"过程中对故事的构建以及电影语言的表达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表现内容上,颠覆了以往奥运官方电影完全记录赛事本身的单一信息的做法,获得了对北京奥运赛事的立体以及多方位解读;在表现形式上,打破以往奥运官方电影乃至常规纪录片的时空顺序式结构及单线索叙事,采取时空交错的结构平行蒙太奇手法,极大地拓展了影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有效地把握住了影片的节奏,传达了多重信息。

    3、以艺术的方式浓缩北京奥运精华

    长度仅为102分钟的《永恒之火》是历届奥运官方电影中最短的影片之一,但是它传递的信息量却超过了以往的多数影片。虽然北京奥运会线索繁杂,信息极多,但是由于选材精准,结构缜密,情节推进跌宕起伏,影片结构及表现内容浑然一体。在这方面,如果以一句话概括《永恒之火》,那就是:北京奥运官方电影,浓缩北京奥运精华。

    本片的艺术创新,曾在2009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位列全球前五的A类电影节)获得评审团及电影节主席塞尔日·罗西克充分肯定,评审团在颁奖仪式上宣布,《永恒之火》因实现了电影艺术与体育精神的完美结合而被授予特别大奖。此外,本片导演还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国际奥委会信息中心主任菲利浦·布莱查观看《永恒之火》之后说,导演通过这部影片实现了电影艺术的创新,并强调说影片导演找到了打开观众心灵的钥匙,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奥运的激情。此外,《永恒之火》将作为记录2008北京奥运会的奥运官方电影永久地收藏在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博物馆。



香港文联官网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杂技艺术家协会戏曲家协会电视艺术家协会电影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作家协会
张孝勇个人官网书法家协会舞蹈家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曲艺家协会动漫艺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文艺理论家协会楹联家协会